4月27日盘后,兰州银行(001227)对外披露了2024年财报以及2025年一季报。公告显示,2024年,该行实现营业收入78.54 亿元;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.88 亿元,同比增长1.29%。
而在2025年一季度,公司业务规模同样增长稳定。截至2025年3月,兰州银行资产规模突破4,900亿元大关,较年初增长1.32%。同时,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2,629.90亿元,较年初增长7.18%,为近五年同期最大增幅。
值得一提的是,基于区域经济的稳健增长以及自身的科学运营,兰州银行近五年净利润稳步提升。据东财Choice数据显示,2020年至2024年,公司归母净利润由14.93亿元增至18.88亿元。饮水思源,兰州银行注重同全体股东共享经营发展成果。据悉,公司拟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,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 1.01 元(含税),2024年度全年共分配现金股利5.75亿元,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.47%,切实为股东提供长期稳定回报。
从碳金融试验田到普惠生态圈:
来自西北标杆城商行的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答卷
兰州银行成立于1997年,2022年1月成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,是甘肃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,现已发展为一家经营稳健、特色鲜明、结构合理、口碑良好的现代城商行。
据悉,该行在2024年英国《银行家》杂志“全球银行1000强”排行榜中排名第330位,连续多年获得AAA级主体评级,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举办的“银行业普惠金融十年发展成果实践案例交流会”中,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入选金融机构。这些成就充分彰显了兰州银行深耕区域、服务实体的战略定力,以及打造普惠金融新标杆的卓越成效,其高质量发展路径为西北地区城商行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末,兰州银行资产总额 4,862.85 亿元,较年初增长 7.25%,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2,453.69亿元,较年初增长3.07%;吸收存款 3,561.68亿元,较年初增长5.58%,为甘肃省存贷款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。2024 年,兰州银行不良贷款率1.83%,拨备覆盖率201.60%,资产质量保持稳定。
凭借稳健的资产质量与持续扩大的业务规模优势,兰州银行在筑牢风险防控底线的同时,以“中国式现代化”为蓝图,以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为路径,在绿色转型、普惠民生、服务实体等多维度交出了一份厚重答卷。凭借将服务能级提升与地方经济转型需求的精准对接,兰州银行在绿色低碳产业培育、中小微企业全周期服务等领域形成了可量化的实践成果,展现出金融机构在区域稳增长、促转型中的责任担当与专业价值。
在绿色金融方面,兰州银行选择结合自身特色金融优势,聚焦重点绿色产业领域。通过不断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,该行致力于全方位满足各类主体融资需求,大力支持生态环境保护,以金融之力推动经济绿色转型,全力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。
以多维施策、系统推进的方式,兰州银行正努力构建绿色金融服务闭环。具体来看,2024年,兰州银行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、加强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投放、优化信贷审批流程,并严格管控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项目投向。
据悉,为响应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,兰州银行向符合条件的碳减排项目发放贷款;落地甘肃省内首笔碳减排贷款、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,助力甘肃省高碳企业转型升级。截至2024年末,该行累计为2个关键项目提供总额达 6,210.46 万元的碳减排贷款,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4.3%,带动年度碳减排量达到8,492.85吨二氧化碳当量。
另外,公司深度参与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。截至 2024 年末,兰州银行在兰州新区“绿金通”平台为108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,共计完成216笔融资交易,总金额突破108.03亿元,成为该平台中被指定次数最多、授信总额最大的金融机构。公告显示,截至2024年末,兰州银行绿色贷款余额 152.18 亿元,较年初净增 24.52 亿元,增幅达19.21%,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绿色发展。
在普惠金融方面,兰州银行则以“助力共同富裕”为努力方向。实际上,在成立之初,该行就确立了“服务地方、服务中小、服务民营、服务居民”的市场定位,始终坚守城商行服务实体经济、支持地方发展的初心和使命。以中小微企业为核心,新市民为抓手,乡村振兴为重点,兰州银行通过构建“三位一体”协同机制,持续打造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体系。
围绕“普惠金融”大文章,兰州银行坚持以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为经营导向,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,聚焦实体经济和民生领域,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,为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2024年,兰州银行全面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。通过用好用活相关政策,致力于以更大力度、更实措施精准服务小微企业,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。
据了解,该行系统性从建立工作专班、强化支持政策、落实对接走访、强化金融服务、加强跟踪管理、推动宣传引导六个方面制定实施方案,明确目标任务、工作措施。通过开展“千企万户大走访”活动进企入园,加强政银企合作,精准定位服务,推动全员走出去,摸排企业融资需求,打通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拓展普惠贷款的市场知晓度,确保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有序推进。
尤其在线上普惠业务推广方面,兰州银行积极推进小微快贷、税e通贷款、商户贷等线上业务投放。2024年,兰州银行累计发放小微快贷23.1亿元,共计23,954笔;税e通贷款累计发放22.59亿元,共计1,481笔。
依托精准施策与多维发力构筑普惠金融生态,兰州银行实现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双升。公告显示,截至2024年末,兰州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户数9,076 户,余额137.94亿元,较年初净增12.02亿元,增速达9.55%,高于各项贷款增速。
以产融互动新模式撬动508个省级重点项目
助力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
如今,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引擎,银行业可通过信贷资源配置、产业扶持及创新服务,放大自身金融活水作用,对经济增长、结构优化和区域协调产生深远影响。
视线聚焦到甘肃,作为连通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以及中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通道,受益于一系列的国家战略及地区政策,该地区近年来生产总值增速一直位居全国前列,其省会兰州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,未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。
身为成长于兰州市、扎根于甘肃省的本土城市商业银行,兰州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,在服务地方经济的金融实践中,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,不仅重视量的增长,更重视质的提升,充分立足地方特色和地方经济所需,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,为地方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。
一方面,该行全力支持地方重大项目。据了解,兰州银行成立了重大项目推动工作小组,积极跟进重大基础设施、高标准农田开发、生态环境治理、文旅产业发展、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建设。
2024年,兰州银行聚焦长庆油田、平庆铁路、玉门石化等重大项目,针对张掖电厂扩建200万千瓦项目、嘉峪关200万吨氧化铝项目、30.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84个大规模设备更新投资项目、“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”10个先导段工程、兰州石化120万吨乙烯项目、天水40亿元环保装备工业园、酒泉 20亿元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项目等。
通过前期贷款、项目贷款、银团贷款、供应链金融等方式,兰州银行为地方重点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。截至2024年末,该行对接省市重大项目 508个,授信总额达305.60亿元。
与此同时,兰州银行还致力于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为地方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、实现稳中求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通过紧跟国家政策导向,兰州银行重点围绕实体经济、制造业,发展新质生产力,优化信贷布局,加大资源投入,助力制造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生长,推动授信评估从“看历史、看资产、重抵押”向“看未来、看技术、重现金流”转变,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制造业能力,切实助力“强工业”。
围绕兰州市工业产业体系建设,兰州银行不断创新产品服务。截至2024年末,其在兰州市的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达14.61%,全力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培育。而总体来看,截至2024年末,兰州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共计211.65亿元,较年初净增16.81亿元,占全行贷款余额的8.63%,较年初提升0.45个百分点。其中,高端制造业贷款增幅高达27.45%,以精准信贷供给强化产业链韧性,驱动区域工业体系向高端化跃升。
结语
立足国家战略与区域禀赋的双重坐标,兰州银行的年报数据,不仅呈现出一家城商行的稳健经营图景,更折射出金融供给侧改革在西北地区的生动实践。通过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协同推进、重大项目服务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耦合,该行成功将政策导向转化为可量化的社会经济效益――碳减排贷款带动近8500吨二氧化碳当量削减、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显著、制造业信贷资源向高端领域倾斜等数据,印证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有效性。
作为西北金融改革的观察样本,兰州银行的探索表明:区域性银行唯有深度绑定地方产业转型脉络,在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、风险防控与创新突破间寻求动态平衡,方能构筑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,真正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共创者。
【免责声明】【广告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
发表评论
2025-05-14 14:35:48回复
2025-05-14 18:09:11回复
2025-05-14 11:28:04回复